近年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扛牢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监管政治责任,全力保障全县大局安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高标准开展食品安全监管。持续推进“两个责任”贯通联动、一体压实。配齐县、镇、村三级包保干部(全县共计安排包保干部1180名,其中县委县政府15名领导干部对口挂包64家B级主体),对全县6095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行分层分级建立台账,完成食品安全总监设置170家,食品安全员862家,完成率100%。推进实施“飞行检查+体系检查+交叉互查”的系统性监管模式,纵深推进“守查保”、制止餐饮浪费等专项行动,及时查摆问题、整改问题,对违法典型案例及时曝光。全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现“三类人”落实率、日管控落实率、周排查落实率、月调度落实率四个100%,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做好中高考、龙虾节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实现食品安全零事故。以市县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全力推进食品安全“五个一”放心工程(“一家放心作坊”“一罐放心乳粉”“一批放心检”“一篮放心菜”“一套放心餐具”),不断巩固提升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创新牵头组织召开食品安全暨“五个一”放心工程向人民报告活动,以“实地观摩+交流座谈”形式向人大代表全面展示民生工程实施进度,充分汲取代表意见,有针对性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获得社会高度认可。独立承担“小作坊服务淮安食品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统筹推进放心小作坊整治提优工作。 高要求开展药械安全监管。发挥好市药品安全委员会平台,构建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会商机制,增强监管合力。积极部署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执业药师专项、药品安全提升等专项检查,对24家疫苗相关单位疫苗质量管理开展全项检查,采用“双随机、一公开”与日常检查相结合方式,开展分类分级监督检查,强化数字监管,让数据用起来、活起来、跑起来,及时移送违法线索,有效净化县域药械市场环境。 高水平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推进“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工作措施落实,邀请专家学者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教学和实操培训,持续探索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参与监管新模式,将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适时开展专项整治“回头看”,确定49家重点检查名录,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组织开展重点时段特种设备安全保障,不断提升专项整治工作质效。召开全县液化气充装检验单位、电梯维保单位、电梯使用单位约谈会,张贴宣传海报150余张,发送安全提醒短信3000余条。同时强化电梯安全检查,检查电梯使用单位95家次,下发监察指令书46份,全部整改到位,对2家电梯维保单位进行立案调查。 高效能开展工业产品质量监管。持续做好燃气具及配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对近三年抽检及销售不合格产品的经营户开展行政约谈,组织开展全县燃气具及配件销售单位对产品质量安全及风险管控培训,持续推进宣传工作。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儿童和学生用品等重点领域质量监督检查,完成成品油、蓄电池、电线电缆、电动自行车、消防器材、灶管、阀等重点产品质量抽检工作。立案查处灶管阀案件4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