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北端的老城区,
盱眙“老北头”,见证时代的变迁
南宋时期,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盱眙古城建于地势较为险峻的山上,北头片区整体位于城墙外。直到明清以后,随着盱眙古城向山下转移,北头片区才逐渐发展起来。
“老北头”的建筑以清末民初和建国早期时的为主,古韵悠悠,尽显历史文化底蕴。古色古香的“老北头”,经历过车水马龙的繁华,记录了老盱眙人的喜怒哀乐,更见证了这座县城的发展和变迁。如今,我县计划将“老北头”片区打造成历史文化街区,重现古城繁华盛景,成为盱眙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和新客厅。
实施城北旧城区棚改工作,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盱眙的“老北头”长期以来就是盱眙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商业繁荣,人口稠密,彰显了原生态的生活图景。“老北头”临淮而建,依山而立,在此既可饱览第一山的灵秀,又可欣赏淮河水的浩瀚,可谓风情独具。
记忆中的“老北头”,民居聚集,巷弄幽深,透着浓浓的烟火气,彰显了时代的风貌。201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启动了全面实施城北旧城区棚改工作,由于我县城北旧城区地段历史传统风貌特色鲜明、保存较好,并留有众多历史遗存,为加强对城北旧城区传统风貌的保护和更新,我县充分利用棚改工作,融合片区整体更新改造和“城市双修”,进一步挖掘、展示和彰显其卓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如今,盱眙的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人搬离了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北头”,然而那份浓烈的乡愁,却在人们的心头不断蔓延。“老北头”传统的古典建筑、居民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独特的民俗风情,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记忆,在城市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前,第一山历史文化街区及遗址公园提升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项目规划设计范围北至象山,南至虎头山,西至淮河,东至戚大山,是历史上盱眙古城的发源地范围。规划设计团队运用大遗址、大景区、大客厅的理念,对该区域进行系统的梳理,凸显盱眙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精心的设计,塑造盱眙全新的城市风貌。“老北头”即将旧貌换新颜,而它那独特的古典韵味,将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中......
|